201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在民族地区实施了第二轮《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9+3”中职免费教育计划、15年免费教育政策、“一村一幼”计划、教育扶贫等重大民族教育项目和政策。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石渠社会经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举步维艰。结合“十三五”我县教育发展情况,现制定我县“十四五”教育发展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一、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基本情况。全县各级各类学校53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县中学保留完中编制),县城小学2所,乡(镇、场)中心校23所,村教学点23所,单设幼儿园3所(附属乡镇中心校幼儿园22所)。
学生基本情况。全县现有在校学生20925名,其中初级中学学生4774名,小学生12957名,学前教育学生3194名。即县城区学前幼儿544人,小学生3424人,初中生3883人;洛须片区学前幼儿941人,小学生1393人,初中生891人;扎麦片区学前幼儿569人,小学生2648人;扎多片区学前幼儿485人,小学生3152人;扎格片区学前幼儿655人,小学生2340人。
教师基本情况。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858名,其中初中专任教师231名,小学专任教师577名;幼儿园专任教师36名;村级学前双语辅导员332名。
二、教育发展短板
一是学校布局不合理。个别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学校超负荷运转,教师超负荷工作。乡村学校存在弱、小、散等现象,生源不足,严重浪费教育资源。二是教育基础设施较差。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学校占地面积狭小,校舍建设标准不达标,缺教室、寝室、操场,更缺音乐、美术、实验等功能室,教学设备、实验设备、信息化设备等普遍使用率低。三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师德素养、教学水平差距较大,“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更为突出。四是教师队伍管理仍需加强。全县中小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学科不配套、教学点教师包班现象普遍。部分教师教育理念落后、学科知识老化、教学方式传统,很难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学。五是幼儿教育发展滞后。全县幼儿园“低小散”现象十分突出,分布散,办园条件差、保教质量低,教育方式陈旧,教学内容和方法小学化的倾向还比较严重。由于未能及时破除语言关,学生汉语言基础薄弱,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三、布局调整思路
目前,全县适龄儿童少年及控辍保学返校安置学生日益增长,现有学校规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深入贯彻省、州教育精神,着力推广集中办学模式,促进教育公平普惠,巩固控辍保学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农村向乡镇集中、乡镇向片区集中、片区向县城集中”的办学思路,结合我县教育实际,为更好的助推全域石渠儿女上好学愿望的实现。县委、县政府将整合全县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施适度集中办学模式,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布局调整规划
逐步实现小学低段就近入学、高段适度集中,初中分片集中的“一核六重多支多点”办学理念(“一核”:以两所中学为核心引领,打造成精品初级中学实行集中教学,建成优质均衡学校。“六重”着力打造县城区小学、县第二完全寄宿制小学、洛须片区寄宿制学校、西区片区寄宿制学校、扎麦片区寄宿制学校和虾扎镇中心校六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州级示范学校,打造“6+3”精品学校。“多支”以其余乡镇中心校为支撑,建成小学标准化学校;实行学前教育和1-3年级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打造“3+3”精品学校;4—6年级适龄儿童实行适度集中教学。“多点”以县城区幼儿园、县城区第二幼儿园、洛须镇幼儿园、洛须镇第二幼儿园为学前教育重点,引领全县村级教学点逐步规范学前教育)。
五、布局调整措施
(一)学前教育:学龄段为4-6周岁
1.县城片区:县城区幼儿园、县城区第二幼儿园(纳入规划中)2所,招生范围为县城区及尼呷镇所有适龄幼儿;村级教学点1所(菊母村幼儿园),招生范围为该村所有适龄幼儿。
2.扎多片区:附属乡镇中心校幼儿园6所,招生范围为该乡镇所有适龄幼儿;村级教学点4所(即八若村小、前锋村小、格孟村小、日扎村小),招生范围为该村所有适龄幼儿。
3.扎格片区:附属乡镇中心校幼儿园6所;招生范围为该乡镇所有适龄幼儿;村级教学点6所(即塔须村小、阿色村小、觉悟村小、蒙格村小、夺呷村小、本日村小),招生范围为该村所有适龄幼儿。
4.扎麦片区:附属乡镇中心校幼儿园6所,招生范围为该乡镇所有适龄幼儿;村级教学点4所(即麻曲村小、志呷村小、生巴村小、查加村小),招生范围为该村所有适龄幼儿。
5.洛须片区:洛须镇幼儿园、洛须镇第二幼儿园(纳入规划中)2所,招生范围为该镇所有适龄幼儿;附属乡中心校幼儿园4所;招生范围为该乡所有适龄幼儿;村级教学点8所(即郎吉岭村小、许巴村小、娘巴村小、地理空村小、正通村小、满真村小、阴巴村小、普玛村小),招生范围为该村所有适龄幼儿。
(二)小学教育:学龄段为7-12周岁。
1.县城片区:石渠县城区小学、石渠县第二完全寄宿制小学和石渠县第三完全寄宿制小学(纳入规划中)3所。石渠县城区小学招生范围为县城区及尼呷镇所有适龄儿童;石渠县第二完全寄宿制小学和石渠县第三完全寄宿制小学招生范围为除洛须片区所有学校、西区片区寄宿制学校、扎麦片区寄宿制学校和虾扎镇中心校以外的4-6年级所有适龄儿童。
2.扎多片区:西区片区寄宿制学校、德荣玛乡中心校、俄多玛乡中心校、长沙贡玛乡中心校、格孟乡中心校、呷依乡中心校6所,招生范围为该乡镇所有适龄儿童。其中西区片区寄宿制学校保留1-6年级,其余5所乡中心校只开设1-3年级,4-6年级学生纳入县城第二和第三完全寄宿制小学就读。
3.扎格片区:蒙宜乡中心校、蒙沙乡中心校、宜牛乡中心校、虾扎镇中心校、起坞乡中心校、芒科小学6所,招生范围为该乡镇所有适龄儿童。其中虾扎镇中心校保留1-6年级,其余5所乡中心校只开设1-3年级,4-6年级学生纳入县城第二和第三完全寄宿制小学就读。
4.扎麦片区:扎麦片区寄宿制学校、阿日扎乡中心校、长沙干玛乡中心校、长须贡玛乡中心校、长须干玛乡中心校、瓦须乡中心校6所,招生范围为该乡镇所有适龄儿童。其中扎麦片区寄宿制学校保留1-6年级,其余5所乡中心校只开设1-3年级,4-6年级学生纳入县城第二和第三完全寄宿制小学就读。
5.洛须片区:洛须片区寄宿制学校、麻呷乡中心校、正科乡中心校、奔达乡中心校、真达乡中心校5所,招生范围为该乡镇所有适龄儿童。其中洛须片区寄宿制学校保留1-6年级,其余4所乡中心校只开设1-3年级,4-6年级学生纳入石渠县洛须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就读。小学部1-3年级招生范围为该镇部分适龄儿童。
(三)初中教育:学龄段为13-15周岁。
1.县城片区:石渠县中学1所,招生范围为在县城区小学和县城区第二、第三完全寄宿制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
2.洛须片区: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石渠县洛须九年一贯制学校(纳入规划中)2所。其中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招生范围为在洛须片区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小学毕业生。石渠县洛须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招生范围为就读小学部的毕业生和扎多片区适龄儿童就读县城区第二、第三完全寄宿制小学的小学毕业生。
(四)职业教育:学龄段为13-15周岁和16周岁及以上。
县城片区:拟建石渠县职业技术初级中学1所。拟招生范围为全县所有接受补偿教育或职业教育的适龄少年。
以脱贫攻坚工作和控辍保学工作为契机,以民族文化特色为载体,以省内对口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开设适合当地特色(如:唐卡、缝纫、雕刻、烹饪、畜牧等)的初级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初级技术人才,拓宽就业渠道,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
在县中学招生饱和的情况下,石渠县职业技术初级中学增加开设初中7-9年级教学班,以缓解县中学师资、教育资源紧缺的压力,实施“一校多用”,加快我县初等教育的发展。
六、项目建设规划
(一)学前教育:拟建县城区第二幼儿园、拟建洛须镇第二幼儿园。
(二)义务教育:拟建石渠县第三完全寄宿制小学、拟建石渠县洛须九年一贯制学校。
(三)职业教育:拟建石渠县职业技术初级中学。
以上建设项目已纳入石渠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