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桦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桦 南 县 人 民 政 府
2011年2月
序 言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阶段。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大幅攀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高。“十二五”时期,我县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今后五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十二五”规划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是我县建设富庶、文明、和谐、靓丽的大桦南新桦南的第一个近期规划,是指导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桦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是在认真总结我县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县情、对未来经济发展走势加以预测的基础上提出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条件下,进一步明确了我县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目标和任务,将为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一篇 现实基础篇
第一章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桦南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的重要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1、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8.5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150.5%,年均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8%,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8%,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一、二、三产比重为 44:27:29 。人均GDP与2005年相比,增加6967元,年均增长17.6%。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23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258.9%,年均增长29.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65亿元,年均增长29.7%。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44.3亿元,年均增长40.6%。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8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114.5%,年均增长27.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998元,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113.9%,年均增长1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万元,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137.3%,年均增长13.3%。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也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五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机勃发”的新桦南展现在世人面前。
2、工业经济大幅攀升。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县工业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注重新型工业的发展,一批新兴产业正在茁壮成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逐步形成。工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集聚力显著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工业结构渐趋合理。在提高传统产业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同时,注重新型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共开发出优质水泥、原煤、铁精粉、石灰石、发电、风电设备、优质大米、植物油、南瓜系列产品、生物饲料、实木地板、畜禽产品、复合肥、铸件、新型墙体材料十五大工业产品,增强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通过引进大项目,培植大企业,构建大产业,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了北方水泥、鸿源米业、新曙光牧业、和信木业、建龙铁矿、大唐风电、龙源风电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以电力、建材、煤炭、铁矿石加工、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增强了对全县经济的支撑作用。
园区建设进展较快。在桦南镇工业园区原有的金科实业有限公司、腾达保健食品厂、巨龙实业有限公司、华龙碳酸钙有限公司、旭龙塑料有限公司等12户企业的基础上,加快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又启动了桦南新的工业园区建设,园区总占地面积为271.12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园区基础建设投资已完成3743万元,高标准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水、电、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三通一平”,初步具备了接纳和承载大项目的能力。已有投资1.2亿元的黑龙江岱威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桦南明达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盛翔洗煤有限公司;投资1.13亿元的新曙光牧业集团公司,建年产30万吨的饲料厂;投资5,000万元的秦皇岛万方食品有限公司,建年产1万吨的白酒厂;投资1亿元的威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建年产1万吨的有机松脂生物制品厂;投资5,000万元的青岛木业公司,建设的桦南县物流配送中心;投资1.1亿元的黑龙江富龙电力制造有限公司,建年产5万吨的金属镀锌加工项目;投资1.2亿元的浙江宁波联盛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建日处理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等9户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初步集聚,提升了园区规模。
企业改革进展顺利。按照政企分开、开放改制、因企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全面开展国企改革,有效地推进企业改制和职工并轨。采取强弱联合、引联挂靠、整体出让、股份合作等方式,对黄金公司、糖酒公司、五金公司等16户企业成功地实行了改制,盘活资产3.7亿元,使这些企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存量资产得到有效盘活。同时还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盘活闲置资产,整合现有资源,使全县工业企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均有了很大提高。
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40.1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67.7%,年均增长32%;销售收入实现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