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多伦县公路交通发展较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基础设施总量扩大,公路网结构得到改善,运输生产持续增长,为多伦县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多伦县贯彻落实“建设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五位一体”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交通基础建设,努力实现交通设施现代化。
公路是综合运输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公路的运输的特点,在统筹规划下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网络。
一、发展现状
(一)“十二五”期末公路交通发展情况。
预计“十二五”期末,在县政府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伦县集中精力开展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居民出行条件”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2011-2015年,多伦县完成通村水泥路406公里,客运站场三座、街巷硬化214公里,完成投资30258万元, 61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通畅率达到95%。
1、公路现状。
截止到2014年底,多伦县公路总里程实现98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国道2条,共计105公里;省道1条,共计117公里;县道2条,共计193公里(路网调整后);乡道11条,共计275公里,村道66条,共计290公里。按公路等级分:一级公路138公里、三级公路95公里、四级公里747公里。按路面分类:有铺装(油路或水泥路)里程662公里,砂石公路318公里。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水泥路),64个行政村到年底有61个行政村通通油路(水泥路)。
2、出口公路现状。
多伦县与正蓝旗、克旗、河北省围场县、丰宁县、沽源县毗邻,拥有7个主要出口公路:分别为锡盟进京通道国道G239,向北通往桑根达来、锡林浩特,向南通往丰宁、北京方向;国道G510,向东通往围场、赤峰、承德,向西通往白旗、集宁、呼和浩特方向;省道S304,西南方向通往宝昌、张家口,东北通往克旗、翁牛特旗、通辽方向;县道X508,经河北草原乡至丰宁、北京方向。目前国道G510和国道G239全部为一级公路,省道S304多伦诺尔至西干沟段35公里为一级公路,其他为三级公路。7个出口公路实现4个出口公路为一级公路。
3、公路站场现状。
多伦县现有二级客运站1个,乡村客运站6个,公交转运站1个。行政村通客车率100%。
截止2014年底,多伦县拥有联邦物流园区、安快物流园区、大运万通物流园区等。
(二)“十二五”交通发展的成绩。
1、领导重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路交通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由单一的部门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并已成为“民心工程”,在建设中坚持“统筹规划、条快结合、分层管理、联合建设”的方针,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
2、重视抓好规划和前期工作。
在县政府的支持下,以《多伦县“十二五”公路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科学、统筹有序的实施公路建设计划,促进了全县交通的有效发展。与此同时,加快并提前进行项目的前期工作(包括咨询、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使建设项目论证充分,决策更加科学并有一定的项目储备,有效地配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展开。
3、抓住机遇,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潮。
“十二五”期间,多伦县认真贯彻落实盟委、盟政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全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多伦县公路交通建设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阶段。
(三)“十二五”交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多伦县交通建设发展取得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为:
1、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仍显不足,整体路网结构不合理。
多伦县公路总里程为980公里,除两条国道和部分省道为一级公路外(一级公路共计138公里),其他均为三级以下低等级公路,致使一些区域主要交通干线通行能力不足。同时,全县路网通达度不够网络化水平较低,并且低等级公路缺少构筑物,严重影响公路的通行能力。
2、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
多伦县为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绝大部分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建设资金中安排,地方政府自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较为困难。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唐多伦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区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将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将更为突显。另外,随着农村公路建设里程的增加,养护任务逐年加大、存在着养护资金不足、缺少设备等情况,并且自治区养护计划和资金都在年底下达和到位,前期养护启动工作存在很多实际困难。
二、“十三五”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式
(一)宏观经济环境。
多伦县属于京津唐经济辐射带、东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带、呼包鄂经济圈叠加辐射的区域、蒙东经济圈、盟东南煤炭及非煤矿产码头和物流业产业基地;多伦县北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国家一类口岸,还是是国家煤炭能源战略的接续地、锡盟煤炭矿产资源的集散地、煤码头;多伦县距津唐港、天津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葫芦岛港均在380公里至460公里之间;从以上的区位优势来看,多伦县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国内南开北连,区内连接东西的重要区位功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能够发展成为内蒙古通往东南沿海的煤码头、商品集散地。
“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整体经济改革的深入,多伦县将致力于打造锡林郭勒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城市、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京北旅游胜地和锡林郭勒盟南部商贸物流中心,实现多伦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1、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巨大需求,决定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快。
从总体上看,“十三五”期间,多伦县交通运输仍处在从“初步适应”向“适应”的过渡阶段。目前多伦县骨架公路网尚未形成、农村公路等级偏低,今后骨架公路、农村公路仍将是建设重点。同时,为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公路骨架作用,适应全方位增长的交通需求,必须加强公路网络的建设和养护工作,使公路发挥最大的效益。
2、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十三五”期间,多伦县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将逐步提高,多伦县的交通需求将呈现大幅度的增长趋势。因此,要逐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多伦县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适应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合作,提高贫困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使贫困地区人民早日脱贫奔小康。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交通发展提出新要求。
今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把节约土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建立起现代化、立体化的交通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系统。
三、“十三五”公路交通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领导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指示,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人为本,坚持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空间的均衡发展,确立生态效益的理念,树立承载能力的思想。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突出重点,注意效益,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以运量发展需求为基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适当超前于经济的发展。
——注意与锡林郭勒盟公路网规划、公路枢纽规划相衔接、相协调,不仅要处理好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衔接,还要处理好相邻省份之间的衔接,使整个路网形成一个整体,以发挥最大的效益。
——正确处理新建与提高现有设施利用效率的关系。在扩大公路基础设施的同时,注意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将公路站场、物流园区功能结合起来,注重投资效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努力改善生态,加强环境保护。
四、“十三五”公路交通发展目标与任务
“十三五”公路交通发展总体目标为:
适应多伦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和多轮诺尔镇总体规划,支撑多伦县发展新兴工业、物流产业、能源产业及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提升公路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先导作用,以骨架公路网建设为主线、县乡路网建设为支撑、通村通组公路为依托,构建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安全快捷、优质高效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为区域经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保障,使多伦县成为区域主要交通枢纽之一。
具体建设任务为:
1、打通多伦县对外联系通道。
“十三五”期间,多伦县公路交通发展重点任务为打通对外主要联系通道,重点为省道S304多轮诺尔至克什克腾旗界段二级公路56公里,省道S304西干沟乡至蓝旗界段二级公路20公里。计划投资5.4亿元。
2、构建“三纵、三横”路网主骨架。
主干公路网是承担多伦县对内对外交通运输、连接重要节点、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承载体。本期规划以“三纵、三横”主干公路网为发展方向,力争“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三纵、三横”主干公路网建设。
三横:
乡道808拦御坝-蓝旗边界;
国道510;
省道304蓝多界至黑山咀、县道508前九号至黑山咀段;
三纵:
乡道807小河-砧子山、县道510小河蓝多界至冀蒙界;
省道304克什克腾旗界至西干沟乡段、国道239西干沟乡至蒙冀界;
县道510前九号至四道河子段;
3、完成县乡公路网全面升级改造。
县乡公路对乡、镇、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最为直接。目前多伦县还属于较为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较为低下,县乡公路网的进一步完善,将直接影响区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十三五“期间,多伦县计划完成县道193公里、乡道275公里的建设任务,计划投资22亿元。
4、完成重点旅游公路和园区路的建设。
多伦县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多伦湖、榆木川森林公园、姑娘湖等景区较为著名;同时,多伦县正在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已经建成的有联邦物流园区、公铁物流园区、新型工业化化工区等;另外,未来多伦县还将大力发展能源工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多伦县的经济快速发展。
多伦县为适应这些产业的发展,推动多伦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期间,多伦县将完成220公里旅游公路和31公里的园区公路的建设,计划投资12.3亿元。
5、全面完成村村通道路,适当发展组组通道路。
“十三五”期间,多伦县计划完成228公里的通村公路的新建或改建,全面实现村村通工程。在“十三五”期间有能力的情况下,进一步发展通组道路的建设,计划完成通组道路200公里,计划投资2.6亿元。
6、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草原森林防火快速通道建设。
“十三五”期间,多伦县主要在蔡木山保护区、一号沙带、二号沙带和榆木川等草原森林重点防护区内,计划修建防火快速通道233公里,计划投资2.8亿元。
7、其他。
“十三五”期间,多伦县还将完成8座小桥、2座中桥的新建或改建工程,共计桥长286米;以及490公里的街道、巷道硬化工程。计划投资2.4亿元。
“十三五”期间,多伦县计划实施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详见附表5至16。
五、“十三五”规划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渠道
“十三五”期间,多伦县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44.5亿元,其中省道5.2亿元、嘎查村沥青水泥路1.37亿元、农林场通沥青水泥路3600万元、县乡联网公路21.91亿元、农村牧区新建桥梁2288万元、嘎查村街巷硬化工程3401万元、旅游公路5.21亿元、园区道路7.07亿元。可采取以下方式筹措建设资金:
1、加大县财政自筹资金力度,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力度。
2、引入社会力量投入公路建设,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优惠、宽松的政策。
3、县政府积极解决占地、拆迁、用料等问题,降低工程成本。
4、严格规范工程,制定最优方案,确保质量,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
5、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资金扶持。
六、政策建议及相关措施
1、贯彻落实综合交通运输理念,确立交通战略地位。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确立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优先发展的秩序。按照已制定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各相关规划相协调,明确各时期、各阶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重点、标准和实施序列,以规划引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抓住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
在国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多伦县应积极争取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政策,加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简化审批程序,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早日施工建设。积极争取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政策财政补贴和资金支持。
3、实施主管部门负责制,加强地区间与部门之间的合作。
县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划实施措施,确保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有效衔接,主管部门要加强与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的合作。
4、加快交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为发挥多伦县交通区位优势,实施交通带动战略,通过交通大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造价一批交通运输建设与管理人才,在调整充实现有交通专业人才结构的同时,更快尽快培养一批为建设多伦县交通,推进多伦县交通发展,拓展交通服务领域的专业人才。